红星新闻网(记者 夏思扬)10月9日报道10月6日配资软件,由四川天府新区文创和会展局主办,成都天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“千年文脉织新城・万象非遗汇天府”天府新区非遗传承发展系列活动,在兴隆湖水下书店旁正式拉开帷幕。
本次活动作为“非遗之光”“非遗之韵”“非遗之潮”三大阶段、五场主题活动的开篇之作,分为午间、傍晚两场,充分展现天府新区的非遗瑰宝,让大众在公园城市的生态场景中漫赏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。
活动期间,相关负责人先后为天府新区第七批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、为天府新区第八批次非遗项目进行授牌。17项非遗文化明珠荣登四川天府新区非遗名册,8批次共计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遍布新区,为地域文化增色添彩。
湖畔舞台上,非遗技艺的魅力潺潺流淌。川剧变脸的五彩脸谱随鼓点变幻,燃起观众的热情;霓彩华裳汉服秀的衣袂翩跹间,传统服饰亦藏有现代美学密码。作为天府新区的本土非遗项目,牛儿灯以诙谐的舞步踏响民俗记忆,开元幺妹灯以灵动身段演绎乡间风情,刘氏古彩戏法则以虚虚实实的特点引来观众阵阵惊呼。琵琶声里,《送我一支玫瑰花》悠扬,《十面埋伏》激昂,传统艺术让人欲罢不能。
在游园区域,传统游戏与手作体验让非遗文化触手可及。投壶与射礼的雅趣中,藏着古人的礼仪哲思。做剪纸、涂漆扇,一件件作品在参与者手中逐渐成型。游客与非遗传承人驻足交流,从龙窑烧制技艺,到蜀绣针法,每一次互动都化作文化传承的微课堂。
活动现场还展示了诸多非遗艺术臻品。始于清同治年间的同治龙窑陶器,鲜活再现昔日的生活、艺术场景;蜀锦与蜀绣的经纬间,天府文化晕开了意境;珠绣的流光与通草花的清雅相映成趣……游客品赏间,犹如翻阅一部立体的民间技艺史书。
在美食区,手撕兔麻辣鲜香、传统牛肉醇厚入味,游客的味蕾被逐渐唤醒。太平卤味胜在老汤底蕴,花椒鸡巧在劲爽口感,代代相传的美食技艺不断演化,在新时期依然拥趸无数。
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。漆扇、投壶、面塑、剪纸等各项传统中秋活动点位前人来人往。当中秋佳节充分融合非遗文化,更多人对非遗文化不再是“只闻其名”,而是直观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精巧。活动也让非遗文创的人气直升,让更多非遗项目变为大众热情参与的文化日常。
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,更是千年文脉与现代新城的深度对话。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与技艺以“活态传承”之姿扎根四川天府新区,在生态场景与生活烟火中焕发新生,也为公园城市发展注入文化魂脉。
老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